欢迎您来到重庆工业设计协会官网
联系电话: 023-67123716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中、韩、日跨域抗疫设计活动”持续报道

     




  随着由重庆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发起的“中、韩、日跨域抗疫防灾设计活动”参与规模的持续扩大,联合主办单位已经发展为27家。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世界的设计师也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希望通过用设计手段为全球抗击当前疫情以及为今后防预疫疾作出贡献。
  “中、韩、日跨域抗疫设计活动” 相关设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将陆续选择一些抗疫设计创意方案公开发布,并由设计者对自己/团队的创意设计过程,方案的价值与意义进行阐述介绍。相信这种形式将促进各参与单位间的交流,有利于设计工作更好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活动动态:创意设计方案介绍
(一)

设计:王立端 杨思凡 吴菡晗 张本俊

选送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二月初,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武汉某街区深夜用非专用的大巴车转移新冠肺炎患者,视频镜头中几个极度衰弱的老年患者性的画面强烈地刺激了我们,特别是看到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病人挤在同一车厢的画面,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师生我们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设施不足而着急,夜不能寐,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有老师连夜开始勾勒䓍图,并及时与团队人员联系,组成了"负压式全隔离疫情病患转移车"创新设计组,从零开始进行原创设计。经过团队3个月的努力,已经初步完成了该设备的原创概念设计,目前仍在继续进行第二代设计优化。

回顾设计过程,正是出于设计师具有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切意识才能从疫情期间成堆的问题中通过敏锐洞察筛选出社会需要、技术可行、能力适合的设计选题。并且通过项目团队的默契配合,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抗疫战车”从一个一闪念的概念蜕变成为一件原创设计作品。

“抗疫战车”设计效果图

该设计缘起:

项目的触发点,源于疫情期间《环球时报》的一则视频报道:

武汉作为此次疫情的核心区,运用公交车转运了30位重症老人,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医疗防护措施、增加了病患之间的交叉感染以及转运工作者的感染机会。在疫情爆发期间,特别是疫情核心区,如何高效快速的转运确诊病人、疑似病人的同时保护健康人群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设计并且生产一种专业的特种车辆——“传染病患转运车”?

 

设计目标高效转移病患,防止交叉感染

 

  该设计针对疫情爆发期间,特别是在城市疫情核心区,如何安全有效地转移病人的同时又能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医患之间、病患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进行原创设计。

 

在疫情期间能够满足大量转移病患的同时,还能保护医护人员并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做到安全高效。

能利用现有的成熟科学原理和技术解决该车辆的必要的技术支撑。

需要具有智能系统,能实时掌握病患信息,并给予针对性的医疗辅助。

……

 前期调研设计团队成立后迅速开始了前期调研与构思。


普通救护车运输病患(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普通救护车运输病患(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简单改装后的公交车运输病患(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现状:病患转运注意依靠普通救护车、临时改装的公交车和面包车

问题:救护车——效率低、医患间无隔离措施

      公交车/面包车——无隔离措施、座椅舒适性差

 

设计要点

高效率、无接触、多模式、云智能

设计要点的提出

项目进展:

完成了设计逻辑的梳理,项目团队开始进行深入设计,从车体结构、车内部布置(隔离区域)、医疗辅助功能(智能云医疗)、车体标识性等方面展开,并最终完成了第一代概念设计方案。

 

本疫情病患转运车具有无人/有人双驾驶模式切换、独立单间负压隔离仓室、坐/躺双选、智能化监测与管理等特点;便捷式负压隔离担架具有低成本、便于批量生产、重量轻、操作便捷、平躺/竖立多角度操作(针对城市高楼箱式电梯和楼道狭窄)等特点。该疫情病患转运车与便捷式负压隔离担架在疫情期能够做到在安全高效转移病患的同时又能避免在运送病患过程中发生新的交叉感染。


设计草图(初稿) 

设计草图(定稿)

设计草图(定稿)

车内平面布置图(讨论稿)

车内平面布置图(定稿)

车内各舱室负压系统示意图(以单个舱室为例)

使用场景构想图

使用场景构想图

使用场景构想图

智能医疗云系统: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智能系统逐渐被应用到医疗方面,“抗疫战车”依据云处理、大数据平台实现患者、医护人员、定点医院之间的智能交互,更安全、更高效的实现无缝对接转移病患,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可以智能分析病患的病历并进行实时监测。


智能医疗云系统

设计理念

以绿色与可持续理念为引领,采用模块化空间分割、人性化操作方式、智能化系统服务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设计为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服务的宗旨。

本创意设计在抗疫功能、方式、效率、安全性、人性化等方面与现有副压式救护车及其它替代车辆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抗疫战车与现有设施功能/方式对比

设计感悟
此次疫情全国组织医疗驰援与社区防控的行动之快、效率之高为世界抗疫贡献出了宝贵的中国经验。目前,国内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另一方面,也在某些层面暴露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在医疗应急能力方面显示出的问题,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设施设备的准备和技术储备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疫情是考验,倒逼我们针对目前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进行反思与回检,催生相关体制的建立与健全,激发有关产品的研发与完善。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宁愿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前车之鉴,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在以后的突发状况来临时,从容应对。
后疫情时代,必将会涌现出一批针对性强、战平兼备、为构建健康生活而进行的应急医疗设施设计项目,其中一些将得到实施。设计也必将在长期的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目前,该设计作品正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力量——四川美术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创作展》上亮相展出)


友情链接: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Copyright 2010-2022 重庆工业设计协会(The Industrial Design Association ChongQing) 主办

网站建设:指引科技